日本史豆知識吉原游廓搬迁的原因

发布时间:2021/6/7 15:44:25 

今天无意翻到的一本书《日本历史的谜底》,里面提出了一个吉原游廓搬迁原因的猜想,我觉得挺有趣的,所以和大家分享一下。

吉原游廓是在德川家康时代所形成的官营妓院。家康于天正18年(年)8月1日入江户后,率领三河国众多的家臣团进入江户、江户的城市规模得到很大发展。周围很多百姓汇集到关东,战乱过后浪人们也为了寻找工作来到江户,江户人口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,江户城中游女屋开始大量出现。随着发展,这些游女屋要求设置专门的游廓,吉原游廓也就随之产生。

吉原游廓在日本桥附近,经过振袖火灾(明历大火)之后,搬到浅草寺后面的日本堤。

(谷歌地图)

振袖火灾指的是年正月,从本乡开始的一场席卷江户城的火灾。在两天之内,烧毁了三分之二的江户,与伦敦大火、罗马大火并称世界三大火灾。但江户幕府灾后的城市规划格局,为江户时代余后年的繁华打下基础。在小泉八云的《怪谈》里讲述这场火灾的起因是,一位富商千金去神社参拜时,偶遇一位武士池面,但还没来得及派人前去打听姓甚名谁时,池面已然消失于人群。但是池面的衣衫样貌深深地印在千金小姐的脑海里,千金小姐去和服店定制一件与池面一模一样的和服,希望穿上时,能够吸引武士池面的注意。但再也没遇见过,千金小姐睹物思人,为情所苦,积愁成疾,郁郁而终。她下葬之后,那件和服被她父母捐去主办法事的寺院,主持看到该和服干净完好,拿出去高价售卖。而下一个买家是一个和千金小姐年龄相仿的一位姑娘,姑娘穿上和服后突然疯癫怪异,说眼前有位池面,自己对这位池面爱慕不已,随后不久也病逝。后面几位少女买家也如第二位早逝的少女一样症状。后这位寺院住持认为这件和服沾染污秽,决议用火烧毁,烧着烧着露出“南无妙法莲华经”,而后这些火字飞上寺院屋顶、房檐,寺院淹没于火海之中。接着,烈焰席卷一条又一条街,直至烧毁大半个江户城。
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捞不到人就别捞了,下一个更乖。

回到吉原游廓迁址...

一般认为,迁址是出于社会风化或火灾忧患的考虑,但江户城周边还有很多偏僻的地方,为什么要选择浅草的日本堤一带。

提前交代一下作者的背景,作者竹村公太郎是搞工地建设的,所以他能够从地形的角度去看一些历史问题。

先讲讲为什么日本堤会被修建。

年,德川家康按照秀吉的命令“流放”到江户,当时这还是一片荒凉的偏远乡村,又因为地势低平、降雨量大,就是一片大湿地,要想在这片湿地上发展起来,德川家康要先把水排走。

战国大名势力分布图

日本降水图

隅田川因洪水泛滥给江户造成麻烦,另一方面也要利用船运连接江户与周边农村的重要水路。

具体做法是,从沙洲上的高地处开始向西北方向修建堤坝,堤坝一直修建至日本现在的三轮至日暮里一带的高台处。堤坝使洪水流向东面,往隅田川左岸一带流去,以此保护堤坝右边的江户市街区。

年,德川幕府命令全国各地的大名领主建设这条堤坝。全国各地80多个领国的大名们在60余天里建造了由浅草至三轮、高3米宽8米的高大堤坝。

由于各地大名参加建设,所以被称为“日本堤”。

在振袖火灾之后,隅田川左岸被纳入江户城的城市规划中,那左岸就无法继续作洪水的泄洪地,德川幕府决定修复由墨田堤至荒川堤、熊谷堤的一系列堤坝,加强防洪措施,如上图所示,三个堤坝前面那条灰色的波浪线即为新的泄洪区。

好的水利工程不仅一开始要设计好,如何延长其利用寿命才是一个关键问题。由于堤坝是用泥土建造,花草植物、地震大雨都会使堤坝面临崩滑的风险,如何安排人员时刻巡查堤坝情况。江户幕府所采取的策略是利用居民充当堤坝的管理者。

幕府将吉原游廓迁去日本堤,就是为了让来往于游廓的居民行走在堤坝上,时刻巡查。当时日本堤一带偏僻荒凉,常有盗贼与杀人犯出没。吉原游廓迁址后,人员的流动与聚集沿着日本堤步行前往风花雪月之处,也带动日本堤两岸的小店生意。

(《吉原日本堤》-歌川广重)

过往的行人既能压实日本堤,又能够及时发现堤坝上的异常情况和意外事故。成为隐形的河川管理者。八代将军德川吉宗,还下令在墨田堤两旁种植樱花,这一带成了江户有名的酒肆聚集之处,即为向岛酒肆街,除此之外还举行各类祭祀与节日庆典,市民文化繁荣发展。

这就是吉原游廓迁址的一个有趣原因猜想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sanheshia.com/shsyy/8759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更多>>

    推荐文章

    • 没有推荐文章

    更多>>

    最热文章

  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   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