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郊4天全域静默管理,燕郊和北三县的

发布时间:2023/4/13 12:19:14 

年9月13日,根据河北三河市的官方通告:整个三河市,包括燕郊在内,将实施“4天全域静默管理”,几乎所有的交通工具都“暂停运营”。

这意味着燕郊的“北漂族”可能再次无法进京上班。

已经不记得年以来,这是燕郊第几次“全域静默管理”了。

作为拥有超过10万“北京通勤族”的燕郊来说,“全域静默管理”意味着将会有超过10万人无法正常进京上班,这确实“有点狠”。

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燕郊楼市的“正常复苏”。

“全域静默管理”意味着“无差别,不分高低风险地区”,必须全部暂缓进京通勤,就算明天“检查站彻底外迁”,就算明天北京地铁通到你们家门口,你也只能“乖乖待在家里”。

所以我们可以说,燕郊的房价,乃至整个北三县的房价,有时候跟所谓的“检查站外迁”,“地铁通勤”关系并不太大。

不管是“检查站的外迁”,还是“北京地铁的建设”,最多只能算是燕郊房价的“锦上添花”。

燕郊房价和北三县房价的真正考验是如何“打破行政边界的管理壁垒”。

如果北京的管理是“一套”,河北廊坊的管理是“另外一套”,将会导致数十万的“北漂”无法正常上班通勤,会让更多的人“逃离燕郊”,“逃离北三县”。

正是因为中国各个城市之间存在非常严重的“行政壁垒”,到现在为止,“环一线城市”还没有一个真正发展成功的。

上海的“花桥”,深圳的“惠州”,要么已经歇菜,要么在歇菜的路上,“行政壁垒”已经成为都市圈协同发展的“关键障碍”。

“行政壁垒”的问题不解决,“环深圳”的中山珠海,命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,“环上海”的嘉善也难度大,“环京”的固安永清更是不可能。

“都市圈”这张大饼,需要重大改革手段来突破,否则没戏。

怎么解决?如何突破?如何才能打破“行政壁垒”?

唯一的办法就是“成立跨省新区”,用“功能区”来代替“行政区”,这样才能顺利打破“城市之间的行政壁垒”,达到协同发展的目的。

不联合成立“跨省新区”,就必然存在“行政壁垒”:各个城市都有各自的发展利益和发展目标,是很难主动“分享发展成果”的。

只有通过成立“跨省新区”,把不同的发展利益和目标,统一到一个“新区”,一个“管委会名义”下,各个城市才会主动分享“发展成果”。

在我做直播的时候,有个粉丝就问到:燕郊除了解除限购,会通北京地铁,还有“没影的检查站外迁”,还有什么重磅利好政策吗?

我的回答是:北三县真正的“利好”是可能会成立“跨省新区”。

不成立“跨省新区”,北三县就不可能会有“真正的利好”,因为“行政壁垒”是都市圈永远都无法绕开的“沉重障碍”。

那么如果未来真的“通州+北三县”会成立“跨省新区”,会给在北三县的“北漂一族”带来什么真正的利好呢?

第一,会给北三县带来真正的“北京生活配套”。

一旦成立“跨省新区”,我们的判断是会有更多的北京学校、医院会被引入到北三县地区。

这才是推动北三县房价“腾飞”的关键要素,没有顶级配套,就算人来了,也留不住,最后还是“一地鸡毛”。

比如大厂潮白的“北京人大附”和“医院”,都是整个北三县,甚至是河北地区最好的配套之一。

很多人可能会有“疑问”:为什么北京要给北三县引入“北京配套”?

原因非常简单:一旦成立“跨省新区”,那么北京就可以获得北三县的“税收分成、GDP分成、卖地收入分成”。

甚至北京已经考虑利用北三县便宜的土地来建设“北京养老服务项目”和“建设保租房”,这样就可以节省北京昂贵的建设用地。

这样就可以大大缓解北京的“常住人口压力”,所以这笔“经济账”,用屁股计算,北京也“不亏”。

第二,会成立统一的“管理机构”,彻底结束“行政管理壁垒”。

一旦“通州+北三县”成立一个“跨省新区”,就必然会成立一家统一的“管理机构”,通州和北三县的“管理统一”问题就可以实现了。

“政出一门”才是彻底终结“行政壁垒”的唯一办法,“管委会”成立的那一天,就是北京和北三县“彻底结束行政壁垒”的时间。第三,会提高营商环境,带来更多产业资源。

自从年开始,北京就开始制定“产业禁入目录”,对众多产业实施了“疏解”,意思就是这些产业,北京不要了。

这些疏解的产业离开北京后,也没有流向河北和天津,大部分都流向了南方,去了南方的大城市。

如果通州和北三县能够成立“跨省新区”,就可以有效承接北京疏解出来的产业和功能,这些产业和企业就可以继续留在北京了。

这样北京就可以继续获得“税收收入”了。

所以综上所述,“环一线城市”要想获得“突破性发展”,关键还是要“自己变强”,而不是依靠“别人强,吃别人的剩饭”。

“环上海”,“环深圳”,“环北京”等城市之所以没有一个能够发展成功,归根结底还在于“自己不够强”,难以分流一线城市的常住人口。

唯一的解决方案,就是以“功能区”取代“行政区”,以“跨省新区”的“管委会”模式打破行政壁垒,实现管理统一,政策统一,标准统一。

否则,未来发展的空间不大。

简单来说,“环一线城市”的发展终极目标,最终还是要“走向一线城市”,“融入一线城市”,“并入一线城市”。

“跨省新区”,是北三县地区唯一的“突破机会”,错过这一次,将会错过未来10年的发展红利。

而其他的环京地区,都不会拥有这样的机会,在未来15年内可能只能在北京的“剩饭剩菜”中,“苟延残喘”。

最后我们对于通州+北三县的“跨省新区”成立时间判断为:最快半年,最晚一年,京津冀地区第二个新区就会出现。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sanheshia.com/shsly/12619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.